抽动症和心理有关吗?_沈阳六一儿童医院官网

抽动症和心理有关吗?

发布日期:1759992866 浏览次数:

 当孩子出现抽动症状,许多家长会疑惑:这到底是神经问题,还是心理问题?事实上,抽动症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,但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。它是一种有生理基础的神经系统问题,而心理、情绪和环境因素则会显著影响症状的表现和严重程度。理解这种相互作用,对于有效管理孩子的抽动症至关重要。本文将从情绪与症状的关系入手,探讨如何通过心理调适来帮助孩子。

问:为什么孩子一紧张,抽动就加重?

答:紧张、焦虑、兴奋、疲劳等情绪状态,确实会加剧抽动频率和强度。这是因为情绪波动会影响大脑中神经递质的平衡,从而让控制抽动的“开关”变得更加敏感。例如,考试前、被父母责备后、或看刺激电影时,孩子可能会不自觉地抽动得更厉害。反之,当孩子放松、专注于喜爱的活动时,症状往往会减轻。

问:家长的情绪反应会影响孩子吗?

答:会的,而且影响很大。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抽动表现出过度的焦虑、不耐烦或不断地提醒、制止,会让孩子感受到巨大的压力。孩子可能会因为自己的“不正常”而感到羞愧和紧张,这种负面情绪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:越紧张,越抽动;越抽动,越被指责,也就越紧张。因此,家长保持平和的心态至关重要。

问:如何帮助孩子进行心理调适?

答:首要的是“忽视症状,关注情绪”。不要总盯着孩子的动作看,而是要多关心他当下的感受。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,比如“你是不是有点紧张?”。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放松技巧,如腹式深呼吸、听舒缓的音乐等。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兴趣爱好,让他在其中获得快乐和自信。如果孩子因抽动遭到同伴嘲笑而产生心理困扰,应及时给予疏导,并考虑与学校老师沟通,寻求理解和支持。

总结:
抽动症是生理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管理抽动症,不能只盯着症状本身,更要关注孩子的情绪世界和所处的环境。创造一个低压、包容、充满关爱的家庭氛围,帮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,对于减轻抽动症状、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,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